1.国家或政府
(1)经济常识:国家的宏观调控(原因、手段、目标)、财政(包括社会保障制度)和税收的作用。
(2)政治常识:性质、原则(3个)、职能、政策、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。
(3)哲学常识:外因的作用、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、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、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、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、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等。
2.我国发展经济
(1)国家:宏观调控(手段)。
(2)企业、产业:遵循价值规律,面向市场,采用科技,加强现代管理,自主创新,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,降低成本,提高经济效益,增强市场竞争力,大力发展第三产业,产业结构优化升级(具体展开),刺激消费,提高素质,注重信誉和形象,调整产品结构,注重品牌,坚持对外的原则(展开),实施“走出去”战略,积极参与国际竞争,对外贸易的作用。
3.所有制
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(内容;原因);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;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;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;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形式。
4.市场经济
含义(包括市场怎样起到基础性作用);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;一般特征;基本特征;宏观调控;市场交易的原则;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然性及做法。
5.产业
现代农业;新型工业化道路;大力发展第三产业(地位、意义)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。
6.劳动者
权利和义务;维权的意义;劳动合同(原则、意义);社会保障制度(内容、原则、意义)。
7.银行
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和职能;银行的基本业务(信用工具和作用;储蓄的意义。
8.消费
家庭消费的制约因素;刺激消费,扩大内需,发挥消费对生产的作用,树立正确的消费观,维护消费者的权益。
9.意识
含义;能动性的表现;意识反映物质有差异;意识的反作用,树立正确意识。
10.规律
含义;客观性的表现;认识利用规律的表现;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;实事求是。
11.主观能动性
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,在实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和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(具体展开如何发挥)。
12.联系的观点
联系具有普遍性与客观性(表现及方法论);因果联系的方法论;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及方法论;联系与发展的关系(联系构成发展)。
13.发展的观点
发展的含义;事物是变化发展的,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(展开);内外因;量质变;前进性和曲折性。
14.矛盾的观点
含义;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;普遍性;特殊性;普特性关系;主次矛;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。
15.认识
主观能动性;认识的根本任务(是什么,为什么,怎样实现);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;认识的过程(认识具体事物和整个世界)。
16.实践
实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;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;群众是实践的主体。
17.价值观
反映社会存在;正确价值观的最高标准;价值观的导向作用;坚持集体主义(正确对待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;与发展市场经济的关系;总的和具体的要求)。
18.人生价值
内容;真正的价值;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;实现条件和途径;反对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。
19.理想
人生的奋斗目标;树立崇高理想的意义,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及实现(艰苦奋斗)。
20.人民代表大会制度
人民、人民代表、人民代表大会、其它国家机关彼此间的关系;权利;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活动的原则、根本政治制度的原因、优越性、坚持和完善;民主的真实性。
21.依法治国
地位;本质;根本目的;要求。
22.中国共产党
性质;立党为公、执政为民;地位;作用;领导;执政(立党为公、执政为民;执政方式;执政能力建设);建设
23.文化
(1)经济常识:资源;需求;消费对生产的作用;第三产业的意义;产业结构优化升级。
(2)政治常识:文化职能;共同的心理素质;三个代表之一;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之一;文化力。
24.法制
市场经济具有法制性,宏观调控的法律手段;依法治国的原则;人大的立法权;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;党的依法执政。
25. 监督
(1)经济学:消费者的权利;纳税人的权利;税收的作用;银行的作用。(2)政治学:市场监管;人大及常委会具有监督权;政协具有民主监督的职能;公民具有监督权;人民检察院是法律监督机关;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;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互相监督。
26. 公平
国家运用经济、法律、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,发挥财政税收的作用;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拓宽就业渠道,增加就业人数,提高人们的收入;深化分配制度改革,理顺分配关系;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。
27.意义
(1)经济意义:①对内:合作互补,开拓了市场空间,资源优化配置,促进经济发展,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、环境效益的统一,增强市场竞争力;拓宽就业,增加收入,提高生活水平,缩小收入差距,实现共同富裕,贯彻科学发展观,构建和谐社会。②对外: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;对外贸易的作用;提高产品科技含量,调整产品结构,实现自主创新、自主研发,提高经济效益,维护国家根本利益,维护经济安全,增强国际竞争实力,提高对外开放水平,促进区域经济发展,推动经济全球化。
(2)政治意义:①对内:有利于公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,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,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,维护祖国统一,民族团结,维护国家利益,保证社会稳定,构建和谐社会。②对外:巩固友好合作关系;扩大共同利益;推动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,促成国际关系民主化;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,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;维护世界和平,促进共同发展;构建和谐世界;外交政策(原因;名称;宗旨;基本点)。
随机阅读
- [政治备考] 高中哲学原理方法论总结
- [政治备考] 提高政治自学能力的六种方
- [政治备考] 弘扬民族精神
- [政治备考] 政治学习的着力点
- [政治备考] 高考政治:六点建议很实用
- [政治备考] 文化传承和发展
- [政治备考] 意义型主观题解法
- [政治备考] 政治题型分类解读
- [政治备考] 政治高考核心考点:价格和
- [政治备考] 政治高考核心考点:经济生
热榜阅读
本周TOP10
- [政治备考] 怎样学好高中政治
- [政治备考] 客观题和主观题的解题方法
- [政治备考] 哲学常识人生观(历史唯物
- [政治备考] 高三政治复习:要“学懂”
- [政治备考] 政治题型分类解读
- [政治备考] 哲学常识辩证法(唯物辩证
- [政治备考] 答案其实也是重要的学习资
- [政治备考] 各民族文化
- [政治备考] 高中政治生活部分复习重点
- [政治备考] 高考政治高分万能答题公式
- [政治备考] 传统文化和文化交流
- [政治备考] 如何在政治月考中总结问题
- [政治备考] 政治选择题解答有妙招
- [政治备考] 高考政治图表题解题方法
- [政治备考] 高考政治:六点建议很实用
- [政治备考] 政治辨析题的类型及解题技